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战争地图 > 正文内容

天京保卫战形势图-太平天国

2023-03-30战争地图

1861年9月5日,天京上游太平军屏障安庆被清湘军攻陷,次年英王陈玉成被俘殉国,太平天国革命事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打击。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形势图.jpg

保卫战形势图△(1862-1864年)单击放大

1862年1月30日,清王朝命曾国藩为协办大学士,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曾国藩进一步筹划以东征金陵为主要目标的全盘军事行动,命其九弟、江苏布政使曾国荃率湘军主力自安庆沿长江北岸直取金陵,同知曾贞干率湘军四、五千人由池州沿长江南岸进攻芜湖;提督杨载福率湘军水师沿江而下,配合两岸陆师的进攻、兼负运输接济任务,提督鲍超率部由江西入皖南,强攻宁国府。以上四路为进攻天京之师。另派浙江巡抚左宗棠全力进攻浙江,牵制侍王李世贤部太平军;派署理江苏巡抚李鸿章率淮军进攻上海周围及苏南地区的忠王李秀成等部太平军。

1862年3月24日,曾国荃部湘军开始沿江东下,太平军节节败退,名城重镇相继沦失。5月29日,曾国荃部已经攻占了天京近郊的大胜关及三汉河。次日,清兵部侍郎彭玉麟督水师八营占头关、江心洲及蒲包洲,进泊陵护城河口;曾国荃督陆师直逼雨花台,距城不及四里。曾贞干部湘军也于5月20日占领芜湖,旋抵金陵与曾国荃部会师。自此,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处于湘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太平天国领导人对湘军的突然到来毫无准备,十分惊惶。天王洪秀全急命正在上海、松江前线指挥作战的李秀成及镇守浙江金华的李世贤等部火速回援天京。

天京秦淮河口炮台重创湘军水师.jpg

天京秦淮河口炮台重创湘军水师图△

9月14日,李秀成督率十三王十余万太平军,自苏州起身分路向南京城南郊挺进,东至方山,西至板桥镇,对占领雨花台的曾国基部湘军实施反包围。10月13日,太平军从东西两路对湘军发起猛攻。曾国荃遵从曾国藩缩营自保的原则,凭借深沟高垒,负隅顽抗。

10月15日,西路太平军数千人冲上江心洲,拟截断湘军兵源及粮源通道,曾国荃连夜赶筑十余垒,死保水路交通。

10月23日,李世贤部三万人从浙江赶来,并力猛攻湘军营垒的东路。曾国基全力防范太平军的地道攻势,并于10月27日在西路组织反击。

11月3日,太平军炸塌曾国荃大营附近的湘军营墙两处,纷纷冲人缺口。湘军疯狂堵击,太平军往返冲杀五、六次之多,终不得人。

11月26日,李秀成下令撤围。这次天京解围战历时四十余日,未能取胜。

接着,洪秀全命李秀成立即向长江北岸进兵,发起进北攻南战役,意欲假道皖北,进击湖北截断湘军粮饷通道,迫使曾国荃撤军。

1863年2月27日李秀成所率主力开始渡江北进,由于清军坚守不战,加上粮食奇缺,太平军无法前进,乃于5月19日从安徽六安撤兵东返,6月20日经九洲南渡,返抵天京。由于清军控制江面,用炮火猛烈轰击,太平军损失惨重。

此后,清军即水陆配合,不断加强攻势,逐步收拢对天京的包围圈。1863年6月底,湘军攻破九涨洲,控制了长江北岸。9月,湘军攻占了天京城东南的上方桥和城西南的江东桥。11月上旬,又连续攻占了城东南的上方门、高桥门、双桥门、七桥瓮以及秣陵关、中和桥,太平军在紫金山西南之要塞全部失守。11月中旬,湘军又攻占了淳化、解溪、隆都、湖熟、三岔镇;清军水师会合鲍超部攻占了天京东南重镇高淳、东坝。下旬,澡水太平军守将叛降。此后,天京城东南百里之内已无太平军踪迹。

11月25日,曾国荃派军进扎孝陵卫,并于七桥瓮至孝陵卫之间开挖长壕。至此,天京十门只有太平门及神策门可与外界相通。与此同时,天京下游的军事重镇苏州、无锡也相继失守,以天京为中心的太平天国根据地已经完全陷于曾国藩日益紧缩的包围圈中。

12月21日,李秀成向天王面奏天京当时的危急形势主张"让城别走",遭到天王的断然拒绝,太平天国革命事业丧失了最后的一线生机。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1864年.jpg

图例.jpg

天京保卫战形势图△1864年

1864年2月28日,湘军攻占了紫金山巅之天堡城。

3月2日,曾国荃派军进扎太平门、神策门外,对天京形成合围。

7月3日,湘军攻占天京城外龙脖子处太平军的最后一座要塞地堡城,即利用该处的有利地形,作为攻城的主要突破口。曾国荃派队从龙脖子山麓距城十数丈处开挖地道,准备轰城;同时,在山麓与城墙之间大量填塞芦苇、蒿草、上覆沙土,高与城齐,为攻城铺平道路。

为了压制太平军的炮火,掩护其地道作业,又在龙脖子山麓修筑炮台数十座,日夜对城上轰击,使太平军难以在城头上立足。

7月18日深夜,李秀成曾派队伪装清军,出城猛冲地道口,未能成功。

7月19日正午,清军地雷轰发,毁坍太平门东侧城垣二十余丈,大队清军兵分四路蜂涌入城。中路总兵朱洪章、副将王远和等直插天朝宫殿;按察使刘连捷等由右路攻神策门,与由该处登城之总兵朱南桂部会合后,西趋狮子山,夺取仪风门;中左路由道员彭毓桔等率队由驻防城攻至通济门;左路提督萧孚泗等部则夺取朝阳、洪武二门,接着,总兵朱文光等部攻人通济门,提督罗逢春等部攻入聚宝门;水师提督黄翼升部亦乘势夺占中关,攻毁太平军沿江营垒,会同道员陈提等部夺取了水西、旱西两门。傍晚,天京各门均为湘军夺占。太平天国建都十一年零四个月之久的天京终于沦入敌手。

忠王李秀成自太平门败回,赴天朝宫殿接护幼天王洪天贵福暂避于清凉山。人夜,李秀成连冲数门未成,即于当晚(7月19日)率千余太平军护卫幼天王等人由太平门缺口处冲出,向孝陵卫、淳化镇方向突围而去。曾国荃闻讯后急派马队跟追。

21日,在淳化镇俘获列王李万材,在湖熟镇桥头追杀章王林绍璋、幼西王萧有和等人。

22日,李秀成在方山附近被俘,曾写下《自述》数万字,8月7日被曾国藩杀害。幼天王则在忠王胞弟扬王李明成等人的护卫下,摆脱了清军的追击,由句容南乡之郭庄,经甲山山口南至高淳、东坝,最后为干王洪仁环派人迎护至安徽广德,转往浙江湖州。

本文图片出自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180P)

相关文章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本文图片出自太平天国历史地图集(180P)原图浏览(单击可放大)太平天国运动简述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八十年史中,太平天国革命约占了四分之一的时间。英雄的太平军驰骋达十八省,攻克六百余城。天王洪秀全建都...

秦灭六国战争示意图

秦灭六国战争示意图

全图预览(单击放大)秦十年统一战争顺序及线路图① 秦灭韩赵路线图(红)(公元前230年灭韩国、公元前228年灭赵国)② 秦灭魏楚路线图(粉)(公元前225年灭魏国、公元前224年灭楚国)③ 秦灭燕齐路...

秦始皇和他的帝国_地图中的历史

秦始皇和他的帝国_地图中的历史

秦国统一战略图▲-出自 地图中的历史世界(英)中国的第一位皇帝嬴政经过一段时间的争夺,秦最终在公元前221年取得了胜利并统一了中国。秦始皇建立了严格且高度集中的统治形式,这一制度将成为中国未来治理的典...

蒙古扩张地图_地图中的历史

蒙古扩张地图_地图中的历史

蒙古扩张地图▲ 出自 地图中的历史世界(英)蒙古人是蒙古和突厥语部落的混合,他们在铁木真的领导下在13世纪早期联合起来。凶猛的蒙古战士从他们的家乡即现在的蒙古,横扫亚洲和欧洲,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陆地帝...

元忽必烈征战地图_地图中的历史

元忽必烈征战地图_地图中的历史

元朝征战地图▼-地图出自 地图中的历史世界(英)1272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由少数名族领导的大一统元王朝,9年后,他夺取了整个帝国的控制权。然而,一个压制中国人的统治体系最终引发了大...

西汉《驻军图》研读

西汉《驻军图》研读

该地图于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发现,是一幅绘制在帛上的军事地图。原件尺寸长约98厘米,宽约78厘米。图中没有单独标注的图名、图例、绘制年代,比例尺未标推算大致是八万至十万分之一左右,图的左方和上方分别...

日俄辽阳会战一般图

日俄辽阳会战一般图

辽阳会战地图全览△(单击放大,长按保存)辽阳会战是日本和俄罗斯围绕清朝东北地区、朝鲜半岛等国的权益,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中的重要会战。战斗于1904年8月24日至9月4日进行。在...

秦朝扩张及楚汉争霸地图

秦朝扩张及楚汉争霸地图

该地图选自《中国历史地图集》(单击放大)图中内容主要包括:秦首都、郡县、及其他地名,秦始皇巡游路线,秦始皇遇刺地,其他重要交通线,长城运河,秦始皇向外扩张的路线及年代,秦始皇立石的山名,山名关隘,陈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