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蜀地地图
战国时期的秦国大部位于现今中国陕西省和河南省,东至黄河中游,南抵巴山蜀水,西北多为游牧族地区,疆域较为广阔,地势复杂。秦国常被称为“强秦”,因其领袖秦穆公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使国力不断提升并成为兵强马壮的国家。在国土管辖上,秦穆公实行一县一守、一乡一令等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对后来的秦统一有重要作用。
战国时期的秦国处于外敌环伺的形势之下,因此采取了强硬的对外政策。秦国先后征服了韩、魏、楚等周边的诸侯国,最终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战国时期的蜀地,是指现今中国四川省及其周边地区。蜀地地势复杂,有成都平原、剑门关、峨眉山和嘉陵江等重要地区,是一个充满山川之美的地域。当时蜀地被分为东蜀和西蜀两部分。其中,成都是西蜀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蜀地境内还有许多少数民族聚居,这些少数民族多居住在较为险峻的山区之中。
前353年秦蜀地图▽
战国时期,秦、楚等国对蜀地进行了多次争夺与侵略。最后秦王派张仪率军入侵蜀地,攻占了成都,使蜀地被纳入了秦朝版图之下。此后,秦国对蜀地进行开发和改造,例如大力修建官路、水利、军事工程等,以巩固自己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地位。也为后期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