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彩绘地图绘制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原件已经残佚,图题《两淮盐河图》,其尺寸为65×104cm。图中描绘了运河以东至泰州、兴化一线,运河以西稍完整的地区,南至泰州盐河南,北至淮安府的景象。其...
图题为〈兰、仪、睢三厅河道起止里数工程段落丈尺总河图〉,为清代彩绘河运水利及河工图。绘图者佚名,制图年代为清咸丰四年前(约1854年)。原图尺寸为长卷25x107厘米,呈送折叠后21x12厘米,纸本彩...
该图为绢本彩绘、长卷尺寸为39x279厘米,绘制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展示了黄河下游河南段防洪系统的一部分。地图没有标题和注记,应是未完成的作品,从图中可以看出,它描绘了河南省开封地区黄河南...
该图集由嘉定童世亨著,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出版日期为中华民国十五年二月二版。该图集包含了详细的江海地图,但是地名翻译不是很准确。学者朱吉臣先生在西方图书的基础上,进行了沿海地区的补测和调查,绘制了几幅...
绘制年代(1754~1767年)、绢底彩绘、单幅89x90厘米;拓裱折迭装、锦缎封、贴图题。此图系河南府10县河图集之一。地图描绘了清乾隆时期洛阳县(今洛阳市郊)境内的山川地理、城池、村镇和道路。整个...
图序详解:该图集详细描述了大清沿海省份海疆概况,其中包括海防形势,以及如何控制和防守各处的要点。地图是基于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所绘制,其中还包括了从金陵到江阴等数百里的河道入海口图以及江东形胜图。图中还...
图题《孟河营绘呈卑营汛境江程里数界址图》,该地图是一幅约在1865年至1895年之间制作的彩色原稿地图,尺寸为50x85厘米,折叠后尺寸为21x12厘米。地图从右向左展开,以长江上游为起点,北方在底部...
本图是一幅清朝时期的官绘本舆图,展示了清末时期长江水师在瓜洲镇标中营管辖范围内的形势及地理要素。全图采用彩色纸本绘制叠成呈送折形式,并贴上紫红缎面封,加盖红色官防大印。整幅地图的尺寸为60x82厘米。...
该图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由段必魁绘制。绘图目的是为了表述清朝末年江南漕船北来的水运道路,为一幅彩色手稿地图,长卷折叠后尺寸为20x12厘米,展开后尺寸为20x660厘米。地图展示了大运河和长江作...
该图于清朝乾隆时期的1724年至1763年之间绘制,采用丝绸彩色手稿形式,卷轴尺寸为33 x 187厘米(扫描件尺寸23000×3900像素)。图中详细描绘了黄河流经中国河南省境内的河道形势和河防工程...
该运河图是一幅制作于清康熙年间(约1702年)的彩绘长卷,现藏于英国大英图书馆。长卷采用绢本作为材质,尺寸为51×944厘米,呈现出色彩鲜艳的效果。全图从右向左展开,起始点位于京师(即北京),终点抵达...
该图为清朝光绪二年(1876年)创作的纸本彩绘长卷。长卷尺寸为26x469厘米,折叠后尺寸为26x12厘米,背封采用绿花纹锦布,贴有黄签,并书写了主题和编号,盖有关防红章。长卷从右向左展开,图中黄河自...
该图为晚清时期纸本彩绘长卷地图,原件尺寸为33x202厘米。地图的绘制比例约为1:80000,其中每个方格相当于实际距离的里程(未标注)。图中黄河自上游向下游流向左岸,河道下游位于图的右卷首,与通常见...
该地图未标注具体图名,本文以其绘制内容来命名,全图绘制了钱塘江两岸景色、沙堤、村庄、山河、庙宇等景观。与早期传统阅读类似,全图自右向左展开,沿着钱塘江上游顺流而下,地图坐标上南下北,钱塘江口位于地图西...
该图是一幅记录中国南北交通要道“京杭大运河”沿线地理地图资料的长卷地图,封装尺寸高24.1厘米,宽13厘米,共21折。出版于清年间,重绘日期为1910年。地图详细地描绘了沿途的水系湖泊、山脉城镇、桥梁...
该图卷尺寸为26x469厘米,是清光绪二年(1876年)的纸本彩绘,后被折成长约26x12厘米的书册保存。图卷上没有标注比例尺,但详细记录了从荥泽县西堤界到下南厅陈留汛与兰仪厅兰阳汛上交界处的217里...
该图主要展示了清嘉庆年间黄河流经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和江南六个省份的河道和治理工程。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也是中国重要的水利资源,黄河流域因为频繁的洪水和泥沙淤积问题,长期以来给当地居民带来了...
该图由金保彝于1881年(光绪七年)作,长轴33x777cm,水墨手稿图。每幅图的后面都有一段文字说明地理和军事情况。描绘了清代沿海地区的山峦、岛屿、礁石和沙洲、港口和河流,并标示了州、县、村庄和防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