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地图出版于1950年6月,由中南新华书店出版,图示绘制者为光华。该地图包括直辖市、省属市、专署所在地以及其它镇市的地名。此外,地图还展示了交通线路、湖河山脉、国界省界、专署区界以及关隘与桥梁等信息。整个地图十分详细,共有14幅附图(最多见过有30多幅附图的地图…)。地图扫描件尺寸为9389×12...
这是一张1875年绘制的东亚地区局部地图,由日本陆军参谋局编绘,扫描原件现收藏于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地图范围包括大清局部、朝鲜和日本,并标注了大清各省的面积、人口和主要物产数据。与当时清朝国内绘制的地图相比,这张地图用现代地图的绘制方式表达地理地形,又为精确。此外图中地名也用不同符号表示了其所在地的...
该图集收集了来自2200多部地方志和许多其他历史著作的气候材料,并从中摘录了200多万条文字。这些资料涵盖了近510年来每年的干湿度情况,分为5个等级:1级极湿、2级湿、3级一般、4级干、5级极干。图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1470-1979年期间的年度干湿图,第二部分是1951-1979年期间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张古地图都承载了无尽岁月的积淀。这次回到宋朝时期,领略那个浪漫而充满历史感的时代,欣赏宋朝时期绘制的古地图合集。这些精美的地图记录了古代地理、战争等方面的珍贵线索。合集包括九域守令图、平江图、禹迹图、坠理图等地图,通过这份图集,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地理情况、民族分布、行政区划...
该图集为美国人在1954年绘制了一份中国城市地图集,扫描件由23幅地图组成,原件被收藏于德克萨斯大学。该地图采用中英文标注,并提供了比例尺,范围从12500到50000不等。这份地图涵盖了许多中国主要城市,包括北上广、成都、福州、杭州、济南、南昌、南京、青岛、厦门、长沙等城市。在每幅地图上,您可以找...
该铁路地图是一张由上海远东地理学会编制的地图。于民国六年一月初版,比例为1:5000000。地名标注采用中英双语方式。此外该地图还包括附图一张为东北铁路分布图。在图中,实线表示已建好的铁路,虚线表示当时规划中未开工的铁路,而+号线则代表已经开工但尚未通行的铁路。通过这些线条,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民国初...
巴蒂斯塔航海地图册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地图集,在1541年由意大利热那亚人巴蒂斯塔·阿格内斯(Battista Agnese)绘制完成。这套地图里包含了23张地图,其中10张(20页)是分别描绘大西洋、波罗的海、地中海、黑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图,另外还有一张世界地图全图,以及赤纬表和黄道...
这个地图文件是由一系列历史地图组成的集合,主要涵盖了清朝时期各省的地图以及世界各国地图。它包含共46页的JPG格式图片文件,总大小为14.7 MB。清朝各省地图,如清京都图、清湖南省图、清湖北省图、清吉林省图等,提供了各省在清朝时期的边界和各级行政区划,同时也标记了各省内部的山脉、河流、湖泊和重要城...
该地图书于民国二年初版,此版本为民国六年再版,作者为浙江嘉兴陈镐基,出版商为上海商务印书馆。例言中编制者提到在民国初期地图已是非常重要的资料,而旧有的图籍已不能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因此,编者花费数年时间,采用最新的测绘技术和西方的地图作为参考,编制了二十四幅不同的地图,并注入了最新的铁路、商埠、年时异...
该类图是一份详细记录了古代华夏文明及周边地区的地图。这张地图至少有3个版本,图中局部有少量文字描述,方位上北下南,其中第一个版本出自《中国古地图集》并为明朝嘉靖本之祖本,绘制于南宋淳熙乙巳年(1185年)。第一个版本的古今华夷区域总要图是南宋时期根据古代文献绘制而成。这份地图清晰标明了长城内外各地地...
该图集摘自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日本爱国妇人会编纂、东京朝日新闻出版的《支n事变画帖》一书,其中包含了100多张日军拍摄的抗战初期老照片以及两幅详细的战区地图。以下为该图集中两幅地图的介绍。图6-7为北支战局图,是一幅比较详细的地图,展示了1938年民国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的地域分布。这幅地图...
《地理志略》是一部介绍清朝晚期地理和当时期世界六大洲各国位置概况的重要著作。其中,所附的地图更是为研究历史地理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今天,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其中节选的5幅彩色地图上。图1·1903年大清十八省图△“十八省”指的是当时的大清一部分领土。这张地图涵盖了从直隶到云南,甘肃到菲律宾的广阔区域,共分...
秦朝设立三十六郡的具体过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年,当时秦始皇逐步统一六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政权的建立。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秦始皇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或州,并在每个郡或州设立一个郡守进行行政管理。逐步形成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秦三十六郡的方位与范围在秦二十多年间有多次变化。...
该图于1663年绘制,又名《明朝全图》,是一幅较为详细的明永历年间明朝与周边地区的地图,以上北下南朝向的形式绘制,比例未注,内容包括中国各省、城市、山川、河流等详细信息,同时还注有外族地名、与周边地区距离等信息。该地图描绘了当时中国几乎全部的境内疆域和外部势力范围,记录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
这张地图是东京日日新闻社于1939年出版的一份东亚局部区域的资源分布地图,显示了各个资源以多种颜色和彩绘标识的形式呈现。该地图的制作目的是为日本在二战期间的经济和扩张计划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地图扫描件图片尺寸为9954×6930像素,文件大小约为25MB,比例为800万分之一,左侧标示:昭和十四年一月...
1939年由汪傀儡政*府发布了一份名为《新中国建国大地图》的地图,也被称为“汪伪建国大地图”。该地图的特点是将中国的领土缩小,并将中国的一些省份或地区划分给邻近的国家,表现了汪傀儡政*权对于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害。这张地图的发布引起了当时中国民众的极大愤慨,因为对于中国人而言,领土完整无可置疑是非常...
该图是一幅明代中后期创作的设色画,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其长达30.12米,宽0.59米。该地图所描绘的是嘉峪关到天方城之间的广袤地域范围,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和地理学价值。《丝路山水地图》是采用中国古代地图传统方式手卷式,绘制在缣帛上的古地图。这张地图涉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标注了211个九种语言音译...
这本图册介绍了地图的多种绘制方法,除了定位和导航,地图还可以通过文字和设计展示一个区域、国家或领地的重要地位。这些地图不仅美观有趣,还有着很多实际用途。在18世纪末期之前,地图的制作几乎全部由私人完成,直到19世纪各国才开始建立地图绘制局来接手这项任务。本书收录的地图可以被视为地图绘制师的娱乐作品,...